
这儿说的巧手,名叫王鹤臣,大伙都叫他老王,是中国医大一院项目处一名普通保洁员。2008年来到医大一院项目处,开始老王还犹豫不决,不知道这份工作适合不适合自己。虽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老王是个爱动脑筋好动手的人,几年来,通过他的不断努力,老王面前的这条工作之路可谓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宽阔了。究其原因,原来老王有自己的“秘密武器”——自制保洁工具。

说起老王的“秘密武器”,还得从2009年说起,当时老王转岗开始负责擦拭门诊-1F~9F滚梯,共计20部,还有滚梯周边的玻璃和白钢围挡以及部分墙壁,都是老王的责任区。刚开始干的时候,各种普通保洁工具在滚梯上都有自己的短处,用啥工具在滚梯上都不顺手,要么是工具长度不够,要么是宽度不够,要么是够不到缝隙。搞的老王手忙脚乱,而且工作效率很低,真可谓是吃力不讨好,这着实让老王郁闷了好一阵子。老王是个要面子的人,他曾笑着对我说:“既然来了,就要做好,不能让别人说‘擦得啥呀,不干不净的!’那就不好了。”老王又是个爱琢磨的老头,他思来想去之所以干活效率低,都是工具不顺手惹的祸,不如就从保洁工具下手,看看能不能做些改进。说干就干,老王自己琢磨了滚梯保洁工作的特点难点,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体验,逐步对自己用的保洁工具做了改造。
首先是擦玻璃器,普通的刮玻璃器在擦滚梯两侧玻璃时,往往擦好几遍都擦不干净,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不高。老王琢磨,可能是接触面积太小,于是他试验在刮玻璃器另一端又重新做了一个支架,并且增加了宽度,裹上几层厚厚吸水性好的抹布之后,这样,老王的新式擦玻璃器就改装完成了。现在老王手握自己的擦玻璃器,蹲在运转的滚梯上一遍擦过去相当于过去擦了两遍,工作质量和效率都大大提高。

老王还自制了擦拭高墙的专用抹布。他负责的滚梯两边有很多贴有瓷砖的墙壁,有的墙壁很高,而且有很多装饰用的缝隙。单靠用手拿着抹布根本够不着擦拭,由于空间限制,也没法放梯子。老王左思右想,决定动手自制。说干就干,老王找来一块抹布、一根木棍、一根空心的铁管。首先他把抹布固定在木棍上,然后在铁管一端钻了几个等距离的小孔,把木棍的另一头插进铁管里用螺丝固定,这样做的好处是随时可以调整工具的长度,方便操作。当老王拿上自己制作的工具干活时,再高的墙,再深的缝隙,都轻松搞定。老王心里那叫一个美呀,天天干活乐滋滋的。

由于医大一院每天的患者流量很大,滚梯使用频率非常高,经常遇到饮料、矿泉水洒在滚梯上、有时还有口香糖等污物。因为滚梯台阶上都是一条条缝隙,这些东西洒落进去都很难清理,而且整天蹲在上面弯着腰也十分辛苦。于是老王又开始琢磨对策,细心的老王又从废弃的保洁工具中找到灵感,又自制了一件“秘密武器”——滚梯缝隙专用擦。其实制作也很简单,就是用一根木棍,周围以及下方多绑了几块绒毛突起较多的旧抹布。这样就能尽可能的擦拭到缝隙里的污物了,而且还能兼顾到立起台阶的缝隙部位,的确是方便实用。

看,这就是一名普通的保洁员——老王,王鹤臣。几年如一日,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即使再平凡的岗位,他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也正是这位老王,在他身上浓缩了国天物业数千名一线员工尽职尽责、爱岗敬业的宝贵品质。

(医大一院项目处 李丹)
(本站编辑:徐广泉 王响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