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map2map3map4map5map6
新闻中心
领导讲话
企业动态
员工风采
经理访谈
项目简报
通知通报
百家之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百家之声
 
回顾我走过的国天路
更新日期:2014-08-19  浏览:852

       我叫曹爱丽,是医大一院项目处的一名管理人员。2008年我来到国天,最初是从事导医导诊工作,每天的工作就是用甜美的微笑迎来送往。开始自己在工作上尽管很投入、很认真,但有时还是会遭到患者和家属的不理解,被人喊过骂过,为此我也曾哭过。后来,我边工作、边观察、边思考,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寻找到了患者和家属为什么喊我骂我的答案。我感悟到,来医院的人大都是自己或者家人经受着病痛的折磨,心情焦虑,喊人骂人是这种情绪的发泄,是希望有人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导医工作不仅在外表上要让人感觉亲切柔合,还要善于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为他(她)们提供贴心服务,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就医就诊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原因找到后,我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悟运用到工作上,坚持不懈地在真诚服务、亲情服务上倾注感情、倾注辛苦、倾注细心与周到,受到了广大患者与家属的欢迎,也受到了他们的表扬与感谢。

        项目处领导正是看我爱学习、爱思考,有一种不怕困难挫折的韧劲,09年提升我为领班。同年,项目处接手医院的陪护服务,领导安排我去协助管理工作。陪护和导医是完全不同的服务模式,为尽快胜任工作岗位,我每天早出晚归到病房和员工在一起,了解如何照料重症患者,为他们洗漱、把屎把尿……渐渐地我熟悉了护工工作的流程和要领。患者行动不便重病患者多,我们的员工每天帮助患者洗脸、洗脚、喂饭、叩背、鼻试、接尿等工作,用爱心去关心帮助患者,给她们减轻痛苦。概括地说,这个岗位的工作就是千方百计满足患者的需求让患者满意,用真心付出和真诚服务开启患者的心扉,赢得患者的信任。护工工作必须有一颗为社会、为他人的公德心,必须具有把每位重症患者当自己亲人照料的爱心、细心和耐心。经过两年的磨练使我学会了如何承担与奉献爱,学会了赞美员工,关心体贴员工。记得胰腺外科护工代桂华在夜间交接班接送病人倒床时不慎摔伤,我在下班的路上接到消息后马上返回到医院给员工看病,直到家属把员工安顿好住院我才放心回家。虽然忙活了大半宿,但是很值得,我要感谢这份职业让我与员工成为兄弟姐妹,没有她们的勤奋工作就没有我的成就。
       担任护工主管的这两年使我累积了与医院科室和与员工沟通的丰富经验,也得到了医院科室的认可,2011年项目处领导把20多人的标本专业交给我负责。更激发了我的工作斗志。同样是出于胜任本职工作的初衷,我在抓好陪护工作的同时,抓紧熟悉各检验科室的位置,认真学习标本送检常识。送检标本是一项责任性很强、很重的工作,不仅要熟知医院的环境、特色技术及设备力量,还要熟知检验科室的专业、送检范围、各科室的送检时间。几个月的学习虽然很辛苦,但从中我学到了如何管理标本员的方式,让员工知道标本专业要认真、细致,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经过经常性的培训,使每位标本员都熟练掌握了送检技能,工作上杜绝了差错。
       我与员工们就这样互相扶持走到了2013年。对外界来讲,我们的工作看似是一件比较轻松的工作,可做起来并不容易。没有项目处领导的关怀帮助和员工们相互辅助,单凭我个人是很难支撑下来的。记得员工嵇建香在中午休息时突然晕倒,大家赶快把她送到急诊,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项目处领导知道后,亲自看望病重的嵇建香,带去温暖和爱心,处处彰显着浓厚的人情气息,让所有人看到了国天大家庭的温暖,员工和家属感动得热泪盈眶,也感动着我的心,不禁想起老父亲离世时,同样得到了项目处领导的嘘寒问暖。那是2013年夏天,我父亲病重,住在医大一院的19层ICU里5天,可以说是近在咫尺,因为当时的重症患者激增,护工人手少,我每天必须工作在一线,甚至连晚上去陪护父亲的时间都抽不出来,5天的时间没有留住父亲的生命。项目处知道我家的情况,郭主任亲自去看望我父亲、手术当晚经理陪我到晚11点多,他们的爱让我感受到国天大家庭的温暖。父亲出殡的第二天我强忍着悲伤来上班,国天的关怀使我化悲痛为力量,更加努力珍惜工作,一心扑在自己的岗位上。只为珍惜这份工作、这份关怀、这份可以通过我们的付出换来更多患者健康的工作。
       2014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我所负责管理的ICU陪护工作由2009年仅分布在一个科室共56名护工,发展到今天分布于30个科室共167名护工。门诊住院病人都比往年有大量增加。面对患者剧增、劳动强度大等实际问题,我们的管理人员每天都在承受着繁重的工作压力,但我们不会因此而怯懦退缩。回顾来国天工作的点点滴滴,是国天给了我成长历练的沃土,培养了我坚忍不拔的精神。往前看,我决心知难而进,越是艰苦越向前,继续走好自己的国天路。

 

(医大一院项目处主管  曹爱丽)